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5页(1 / 1)

就在她昏昏沉沉将要入睡之际,一阵阵细碎却持续不断的动静将她的困意驱散。

那是乐阳压抑的痛吟和辗转反侧的声响。

第4章

第二天清晨。

乐谣醒来后,第一件事就是往旁边检查起乐阳的状况。

昨夜折腾了许久的小孩此时倒是睡得香甜,只嘴角的血色有些淡,暗示着他彻夜受过的罪。

乐谣见状,稍稍松了一口气。

尽管不愿回忆过去那段日子,但她不得不承认,自己非常善于照顾孩子,特别是男孩。

忍下晚睡的种种困倦后遗症,她到院中洗了把脸,又起锅烙了几张大饼。

在乐全到来之前,乐阳也醒过来了。

乐谣嘱咐道:“早饭与午饭我都做好了,就放在厨房。今日还是一样,你吃完后记得将碗洗了。如果白天肚子不痛……就顺便将院子清理一下。”

乐阳蜷成一团缩在被子里,闷闷地发出一声“痛”。

可惜他找错了撒娇对象,乐谣充耳不闻,提上竹篮便出了门。

路上,她掏出两张饼递给乐全:“全叔,吃点早饭吧。”

乐全一愣。

他婉拒道:“不用,你自己吃吧。”

“我吃过了,也给自己和乐阳留了午饭。”乐谣道:“这饼不能久放,晚些便要硬得啃不下嘴了。”

乐全闻言,这才将东西接了过去。

稍稍偿还了昨天那两个鸡蛋的人情,乐谣顿时轻松许多。

一个时辰后,他们来到景康城外。

城门处的兵卒随意看了两眼乐全,便把目光放到了乐谣身上。

“乐家村的人?”他有些怀疑,“看着却不像农家女。”

周围接受检查的农家人大多佝偻着腰,背上压着沉重的担子。

反观乐谣,虽然只在头上扎了个简单利落的发髻,衣着也破旧,却偏偏挽着竹篮站得笔直,像是要进城参加什么宴会的贵人,让人觉得有一丝违和。

她大大方方任由兵卒打量,又一一回答了几个盘问,接着问道:“可以进去了吗?”

“去吧。”没有发现异常的兵卒给她放了行,同时警告道:“到城中可安分些,如果惹了事,可要被抓进大牢的。”

乐谣点点头。

进了城,她问了药铺大致的位置,便与乐全分开。

乐全原本打算陪着她往医馆走一趟,却被乐谣拒绝。

她心中有一杆秤,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搭个顺风车,什么事情必须自己去处理。

依照乐全的指点和原身本来的记忆,她很快来到这家名为“济民堂”的医馆。

乐谣到时时辰还早,济民堂中已经有好几个病人排着队在等待问诊,但药台前却还空着。

她把握着机会,到药台说明来意。

“退药?不治啦?”负责抓药的药童看着也才十几岁大,闻言随意问道。

乐谣不置可否,只勾唇友好地笑了笑。

药童看她的眼神便有些轻蔑。

但他还是翻了翻账本:“我看看,乐阳……你们还有十贴药未取,如果你都不要了,我便禀告主事,退你三百钱。”

乐谣果断点点头。接着,她又拿出昨日乐全才帮她取回去的药:“这三包,是昨天我同村的族叔刚帮我取的药,麻烦小哥也帮我退掉吧。”

昨天夜里,乐谣在家中一阵翻找,只凑出五个铜板。

她这才发现,还上张婆那五贯钱还不是燃眉之急,眼下最重要的,是保证自己下一顿的着落。多退一包药,多找回来一枚铜钱,对她而言都意义重大。

听到这样的要求,药童却蹙起了眉头。

他敲着柜台拒绝道:“取了的药,怎么能退?”

“药包完全没有动过,你可以检查一下。”乐谣将药包递上去。

药童摆手:“不行不行,这药方都是配好的,一经售出,没有退回来的道理。”

乐谣咬了咬牙。

此时药台这边没什么人,她不再多言,直接绕过木台走到了药童身边。

当着药童的面,她拆开了那三包药。

济民堂的药价格虽然有些昂贵,但品质确实不错,药包中的药材都很完整,没有什么粉末碎粒。

“哎,你要干什么?客人不能进来的!”药童急急喊道。

他看着乐谣是个女孩,也不敢随意与她拉扯,便干脆一溜烟跑到后头,找来一个中年主事。

趁着这会儿功夫,乐谣已经将药方中的六种药材一一挑了出来,分类堆好。

见着出来一个能管事的,她也开心,指着那分好的药材直接道:“主事好,这药材是昨日刚从铺子里刚取走的,我已经重新分了出来,还请为我将这三帖也退了吧。”

她没有用疑问句,神态间十分自若,宛如这事就该按照她说的办,再是天经地义不过。

主事眉眼间还有晨起的倦怠之色,见面前是个不大的小姑娘,方才提起的戒心已经撤下一半。

他看了两眼药材,想了想便对那年轻的药童点头道:“嗯,东西都是好的,你帮这位小姑娘退了吧。”

药童这才敢点头应允。

他将东西重新归置好,转身来到存钱的抽屉前,嘟着嘴为乐谣数起了该退还的铜板。

乐谣也知道自己方才一番行动有些莽撞,此时便礼貌道:“劳烦小哥了。”

药童看了她一眼,神色果然缓和了许多:“没事。”

乐谣问:“我将这些药退了,会不会影响医馆的买卖?”

“不会。”药童摇头,“药材都是每月两次,从衡州那边运来的。预定的话,价格会便宜两成。我们药铺的药经常供应不上,你愿意退,主事高兴还来不及呢。”

乐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。

她还想再问一些问题,但是药童已经专心地数起了铜板,乐谣便识相地不再开口。

过了好一阵,药童才抓着脑袋将一大串铜钱递给她:“喏,退你三百三十钱。”

乐谣接过,埋头数起来。

药童似有不悦,嘟着嘴看她:“你也会数数?还是怕我坑骗你?我学了好久的,还确认了两遍,不会有错的。”

乐谣没有回话,自顾自点了片刻,发现这串铜钱分明有三百三十二枚。

她无法回答药童自己确实会点数的事实,也不愿贪别人的便宜,于是取出两枚放回药台:“谢谢,这个还你。”

给小费这种事,在哪儿都不算稀奇,但她偏不说“送”,反而暗示性地用了“还”这个字眼。

药童莫名其妙地捏起那两枚铜钱,刚抬起头就看到乐谣头也不回地离开了。

“真是个怪人。”他喃喃着,将铜钱放到自己怀中。

另一边,出了药铺的乐谣开始在城中逛了起来。

她今日出来,除了退药,还要定下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。

有了药铺还回来的三百三十钱,口粮暂时是不用愁了。她不打算在城中购置这些,准备回村的时候找乐全打听一下,找村民买点。

毕竟乐全昨天那满怀的鸡蛋,一看就是从附近村落收上来的,他该清楚谁家有余粮可以低价出售。

吃饭的问题解决了,现在压在乐谣心头的,就是那整整五贯钱的欠款。

半个月内,如果她不能筹集够五贯钱,那接下来,她便不得不卖身为奴。想起当日自己与张婆的对峙,乐谣还是心有余悸。

她知道,半个月后,如果她真的落到张婆手中,绝对是一个生不如死的结局。

那么,怎么才能在这么短时间内,赚得足够普通人家生活大半年的银钱呢?

乐谣一边在城中闲逛,一边忧心忡忡地思虑着。

中午时候,她寻了一家生意红火的街边面馆,点了一碗最便宜的清汤面。

店家由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和一个与乐谣看着差不多大的女孩操持,妇人负责煮面,女孩便送菜擦桌,忙得一脑门子汗珠。

乐谣一开始看到这样的组合,觉得十分奇怪。毕竟在她印象中,在外抛头露面做生意的,应该是男子才对。

但事实上,这街上有约莫一半的摊位和店家,都是由女子在打理。

逛了一上午,乐谣也想明白了。

这个世界中,战事陆陆续续持续了几十年,男子大多上了战场,九死一生,很多人家中,只剩下不能打仗的女人。

这种时候,如果女人还不出来谋营生,那全家可能便都要饿死了。

相应的,新朝对于女子的宽容程度也极高,乐谣听到街边有人闲聊,发现朝廷甚至是鼓励女子撑起家业的。

997b84a6.sbs。997b84a6.sbs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