匿名书友
开头的剧情差点笑死我,写书前能不能了解一下相关的资料?
“因为,之前他们查询了此处的相关建筑手续与资料,才发现原本纸质的图纸与电子图纸完全对不上,其相关报备手续是水库与厂房。
但是根据一些建筑工人回忆,其地下有最少有数十米深,占地面积不详。
相当于说,一个原本报备为水库的地方,上面还建了一间厂房。
当然这不是最重点的,重点是他们咨询了一些科研家。
那些科研家根据那些偷运的原材料推测,目标所在的厂房地下极可能是一座兵工厂,甚至他们有可能在那里面提取核原料,制作核弹!
这个推测就直接惹炸他们了,还有一些知情人士。”
科研家是什么鬼,科学家又不是违禁词。还什么根据偷运的原材料再判断,可能在提取浓缩铀。要想发展核武器,就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离心机进行浓缩铀。
更不要说这么多的离心机耗电量肯定是特别巨大的,一个报备为水库的地方,耗电量这么大,别人不会调查吗?第1个月啊,看着出问题是电表坏了导致显示的错误了,还是说真的有问题,立马就发现了报备的不对呀。还轮得到主角,已经在那里搞了几个月了,才被别人发现?美国当年为了造出核武器制造第1枚的时候,为了抓紧时间,整个美国东海岸基本上的电量都用来制造浓缩铀了。后面冷战时期更是拿了全国1/6的电量来不停的制作浓缩铀原料。
以上是我说的关于书中不合理的地方,那么问题来了,是小说中的科技水平已经远超现实几个世纪了,里面的铀矿石含量也是超乎浓度的高吗?按理来说,为了代入感,应该科技水平都是差不多的,甚至可能还稍次一点为什么小说里的科源家能在主角厂房只有数10米,而且都说是偷运过来的原材料的情况下,肯定的量不会太大,不然也不能叫偷运了。在这么多的限制条件下,里面的科研家还能想到主角,是在做有关核事情,着实让人佩服,牛逼牛逼。
作者是不是对现在的卫星有什么误解,现在卫星哪怕是谷歌的商用卫星,基本上都能分辨半米左右的清晰度,甚至还可能更高。具体是多少我忘记了,但是那么大一个厂房,明显和设计要求的那个水库是不一样的东西,这也能不被发现?开了多少金手指啊?
而且主角如果说真的,有能力开发出来更好的金属材料,那直接真的就是和国家合作,用国家的钱来投身科研,不比自己偷偷摸摸的在某个小地方自己建个工厂在那里研究好的多?当然从文中的那个可以聊天的那个智脑,估摸着又是什么外星科技主角只是个搬运工,只是负责把实验给做出来,把外星科技用地球的材料和技术实现它。就算是为了吸引国家的注意力,有了实物才能得到认可,那直接把主角第1章说了可以抵挡东风导弹,钻地导弹的那种高强度材料报上去,不就能得到重视了吗?还要自己辛辛苦苦的制造出了大量的材料,然后又来建厂,建完了厂以后就在那偷偷的搞核原料?